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新能源电池产业:蹄疾而步稳 勇毅而笃行
2022-12-07 15:00:00   来源:   

新能源电池产业是市在世界能源格局深刻变革中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机遇,系统谋划、深入推进的3个千亿级产业之一。现已形成157.5万吨正极材料、10万吨负极材料、添加和配套材料、23GWh储能动力电池、3GWh储能电池等产业链布局,建成和在建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1000亿元左右。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新能源电池产业在这片热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坚持系统谋划布局

擘画产业发展“施工图”

谈到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今年在,两个项目的投产和开工具有历史意义。9月,德方纳米年产11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正式投产,项目有助于在全国抢占新能源领域战略发展制高点。同时,亿纬锂能动力储能电池项目一期顺利开工,该项目将与省内的正极、负极和铜箔等配套产业形成闭环,填补云南省新能源产业链中电池的空白。随着这两个有标志性意义项目的强势推进,在我省新能源电池赛道上一路领先。

预则立不预则废。能实现在全省超前一步走,根源在于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把产业发展放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系统谋划。同时,找准主导产业、明晰主攻方向、抢占发展先机,按照“全链打造、园区聚集、龙头带动、亲清共赢”的思路,研究制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行动计划》围绕打造先进制造基地的定位,着力构建以“3+6+2”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把新能源电池作为千亿级产业来培育,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

提升园区发展能级

打造产业集聚“大平台”

走进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园,一座座标准化的现代厂房拔地而起,德方、亿纬等新能源龙头企业入驻其中,这里正在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

“为了实现新能源电池产业产业集群的顺利打造,我们做了很多配套项目,特别是在平整土地、通水、通电、通路、通气、通通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力争让企业实现“拎包入驻”,为千亿产业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栾丽芬说道。

深知要想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就要把园区作为承载产业、集聚产业的大平台。对此,市出台了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一主两辅”产业空间布局,在经开区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在麒麟区、沾益区规划建设补充配套功能区,推动形成错位竞争、联动互促、集群发展。

作为新能源电池产业园的补充配套功能区,沾益工业园区花山片区内的德方创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补锂剂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各类机器设备有序运作,项目主体建设已经完工。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2万吨补锂剂,实现产值100亿元,项目弥补了国内外正极补锂剂市场空白,是打造国际一流、辐射带动强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的重要支撑项目。

龙头带动全链打造

培育经济发展“主引擎”

“用绿色能源生产绿色能源。”在经开区,这样一句招商口号,不仅成为当地吸引大量新能源巨头入驻的金字招牌,也成为培育新兴产业的强力见证。

本着这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三年行动,全面落实“大招商”机制,组建新能源电池产业招商专班,围绕全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建立重大招商项目落地月调度制度,推动招商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目前,已引入宁德时代、德方纳米、亿纬锂能等行业龙头企业,同步引进远景科技、中科电气、宁德力威、飞墨科技等配套企业,累计引入项目22个,总投资超600亿元,德方纳米33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中科电气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等项目即将开工。

“不仅是引入龙头企业,经开区还紧盯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发展,通过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本地园区内布局全产业链,全力降低企业的生产综合成本。”经开区企业服务局局长马骏表示。

目前,市围绕“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利用”全产业链,着力扩规模、延链条、拓应用,建成产业链项目11个,30万吨磷酸铁锂、23GWh动力储能电池等项目加快推进,建成和在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84.5万吨、铜箔等配套材料产能2万吨。今年预计实现产值180亿元、增长313.4%。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服务企业“金招牌”

今年9月,正式量产的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是德方纳米与市在多次合作后的水到渠成。该项目于2022年1月正式启动建设,2022年9月建成投产,仅用时8个月。

说到这不可思议的速度,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何艳艳感慨地说,从项目开工开始,经开区就成立了专班,专项为德方纳米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土地、供水、供电等相关问题,同时在各项手续办理工程中,提高了办事效率,简化了办事流程,为项目的快速建成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持。

正如何艳艳所说,德方纳米3年内在布局了12个系列、总投资超200亿元的项目,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800亿元。这些成功合作的背后正是源于双方积累的良好深厚的合作友情、有力有效的合作模式以及对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的共同向往。同时也是市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提升三年行动,建立省市一体化协同推进,全面落实服务企业和项目统筹推进三项制度,实行投资项目承诺制和“容缺后补”审批,组建市县两级要素保障专班,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等一系列暖心举措的最好回馈。

回望来时路,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蹄疾而步稳!远眺奋进路,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勇毅而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