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经开区环保局关于2022年8月1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

发布时间:2022-08-01 11:11:00   索引号:1   文号:1   来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现将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对项目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81日—2022年87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兼传真):0874—3318498

通讯地址:市翠峰东路85号

邮编:655099

项目名称

前进大道(九州大道-白石大道)市政工程

建设地点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设单位

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局

环评文件类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云南巽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本项目道路全长2587.842m,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海子片区,北邻贵昆铁路,南邻杭瑞高速北侧,东临前进水库南段,西邻杨外营水库,道路南起白石大道(规划),北至九州大道(现状G320),是经开区南海子片区的骨架交通通道之一。

项目道路全长2587.842m,红线宽度为42m,道路等级为主干道,设计速度50km/h,使用年限15年。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 施工期

道路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扬尘,机械、运输车辆的尾气、沥青烟等。

1)扬尘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分为施工场地扬尘和运输扬尘。主要产生于土石方挖填、灰土搅拌、建筑散体材料存储场地以及散体材料运输过程中,根据同类型工程施工现场监测资料,预计施工区域近地面TSP浓度在1.5~3mg/m3,使工程区扬尘有明显增加。施工期扬尘污染较重,但属于短期影响。

2)车辆尾气

在施工过程中燃油动力机械在挖方、填筑、清理、平整、运输等过程排放燃油废气,其主要污染物为CO、NOX和THC,其排量有限,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间断散排。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尾气不会导致施工点周围环境空气中CO、NOX和烟尘浓度明显升高。

3)沥青烟

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本项目所用沥青混凝土由市场购得,不设沥青搅拌站,因此只在沥青混凝土摊铺过程中有微量的沥青烟产生。属于短时间、无组织排放。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以及地表径流。

(1)生活污水

根据项目建设规模,施工人员最多时约有50人,施工单位设置有1个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内可堆放施工材料、停放施工机械、车辆等,主要用于日常值班和办公功能,施工人员不在施工场地内食宿。

本项目施工场地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为日常清洗废水,工程施工期约12个月,根据《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168-2019),用水量按50L/人·d计,排污系数按85%计,则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5m3/d。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为COD350mg/L、SS200mg/L、NH3-N35mg/L,施工场地产生的生活污水经临时化粪池预处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抽吸清掏处置。

2)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来自进出施工场地的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和工具冲洗水、结构阶段混凝土养护排水,以及雨水冲刷施工场地产生的含泥沙废水。施工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和石油类。

施工生产废水具有悬浮物浓度高、水量小、间歇集中排放等特点。因此,施工单位可参照同类型项目处理此类生产废水的做法:在施工营地出入口一侧设置一个10m3的临时沉淀池;对各类机械、运输车辆日常清洗产生的清洗废水、管道闭水实验废水、软基处理产生的泥浆废水以及混凝土养护废水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后的废水用于场地湿润土方和洒水抑尘。同时,场地内设置临时排水沟,施工废水经排水沟进入临时沉淀池。

根据同类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经验,在整个施工期,临时沉淀池运行正常,场地废水基本达到零排放,对周边水体实现了零污染。因此只要在施工期加强管理,配合相应措施,施工期生产废水是可以避免污染周边水体的。

3)降雨地表径流

施工期路基、桩基开挖产生大量裸露面及土方处理过程中若处理不当,遇雨季冲刷泥土,泥沙随水进入地表水体,将会导致路线附近地表水体悬浮物浓度有较大幅度升高;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阻塞雨水排水沟,雨季雨水无法流走,雨水漫流堆积场地,不利于排水,淹没周边农田,也对周边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地表径流的污染因子主要为SS和石油类。

项目施工现场均设置拦水、截水、排水等防护措施,在排水沟末端设置容积均为8m3的临时沉淀池,共计1个雨季地表径流临时沉淀池。雨季地表径流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

 

施工期声环境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环评提出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后,可有效减缓施工期噪声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防止施工期噪声污染。因此施工期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根据现场踏勘,项目现状沿线两侧200m范围内有居民分布。施工期噪声会对周边声学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施工噪声影响只是暂时的,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在采取上述噪声防治措施后,项目施工不会对评价范围内声环境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施工时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废弃土石方、沉淀池污泥等。

(1)生活垃圾

本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约5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则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9.125t,故对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定点存放、及时收集,回收可利用物质,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管理得当、收集清运及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2)建筑垃圾施

施工建筑垃圾包括施工过程中废弃施工材料,如木材、钢材、水泥、沙石、混凝土凝块等,以及拆除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建筑垃圾,虽然这些废物不含有毒有害成份,但粉状废料可随降雨产生地面径流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产生暂时性的污染。据类比调查,产生量以12t/km计,施工过程中废弃施工材料产生量约31.056t。

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定期进行清运至指定建筑垃圾堆放点,施工期严格执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心城市建筑垃圾和建筑散体物料运输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曲政办规〔2022〕1号);对于这些废物,分类收集并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根据《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条例》(2018年正式实施)相关要求清运处置。

(3)废弃土石方

根据《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大道(九州大道—白石大道)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如下:本工程挖方391281.7m3,表土剥离86951.5m3,回填方271723.4m3,绿化土方16303.4m3,外借方271723.4m3,弃方374978.3m3。永久弃方直接运至开发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取弃土场集中堆放(位于三元路以西,瑞和西路以北空置地块,位于项目区东北侧最近直线距离8km)。剥离表土堆存于开发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临时表土堆场,后期用于项目道路绿化。

(4)沉淀池污泥

临时沉淀池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沉淀污泥,由建设单位委派工作人员定期清掏,集中收集堆存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道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主要表现在主体工程对土地的占用改变了土地的利用性质,使评价范围内植被覆盖率下降;临时占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项目建设将在一定时间内造成一定区域内水土流失加剧,造成土壤肥力和团粒结构发生改变;此外,项目施工期人类活动还会对沿线动物栖息、分布等产生一定影响。

(1)对土地利用变更影响分析

项目工程总占地11.6733hm2,其中永久占地10.8689hm2,临时占地0.8044hm2。永久占地中农用地9.061hm2,未利用地1.8079hm2。

本工程永久占用的各类土地面积占经济技术开发区区相应地类总量的比例相当小。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不会导致直接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永久占地改变了原有土地的利用功能,变为建设用地,对土地利用方式产生长期的不可逆影响,原有植被将受到破坏,但这种影响仅限于公路占地范围,对周围系统的生产力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通过对比区域和拟建道路的占地类型可以看出,由于道路的永久占用,将使评价区内被占用的土地利用性质、功能发生改变,将使构成评价区原有土地利用格局的部分地类斑块连通起来共同改变为道路用地。这种改变虽然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但是在符合整个区域用地规划的前提下进行,道路占地不会对评价区的土地利用格局造成显著影响。

(2)对沿线植被影响分析

项目占地范围内植被与评价区周边植被类型相似,所以破坏的地表植被均是当地普通的植被类型;项目建设造成的这部分植被的破坏不会造成物种灭绝的问题,对大区域范围内的植被自身群落影响不明显。因此道路建设不会造成道路沿线植被类型分布状况和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的改变。

沿线的植被由于施工后期的人工恢复,生态将得到逐步改善。运营后,项目评价区的植被和生态将会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两侧种植绿化带时,尽量选择能吸收这些尾气污染的植物种,形成隔离带,既防噪美化,又能净化空气。

(3)对动物影响分析

根据实地调查,评价范围内未发现有重要野生动物或鸟类的栖息或繁殖地,亦未发现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或鸟类分布。工程施工期,由于对沿线生境的破坏,以及施工设备及施工人员产生的噪声、施工扬尘和施工人群活动的增加干扰等,对沿线及两侧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破坏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觅食生境,干扰鸟类等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引起鸟类等野生动物惊吓而逃避迁移或迁飞等。其中,一些两栖或爬行动物个体由于迁移能力相对较弱,可能因为来不及逃避而被施工机械直接碾压致死。这随着施工期的结束,部分影响将得到减缓。

(4)对农业生态的影响分析

从总体上看,该道路占地对经济开发区农业结构影响甚微。但是由于被占用的耕地属永久占地,这些土地将丧失所有的农业产出功能。因此,项目建设会对当地农业经济造成直接的损失。对以农业为生的农民来说,这笔收入也不小。对于直接被占用土地的农户,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直接对农户进行补偿。

本工程的建设虽然在占地方面影响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但便利的交通使得农产品的运出更为容易,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使未征用农田区的产品输出加快,亩产产值提高。另外相当数量的零售业和其他就业机会,也会改变当地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工程对当地第一产业造成的损失可以通过促进第三和第二产业的发展而得到补偿。

整体上来说,拟建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也将有新的局面。

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中对占地进行开挖,存在少数裸露土壤,经平整后,不会加剧扰动面的土壤侵蚀。施工活动可能引起局部的水土流失:一是因项目建设需开挖、扰动、破坏地表等造成局部土流失量,即直接流失量;二是因基础开挖产生的堆碴造成的水土流失,即间接水土流失量。本项目施工安排尽量避开雨期,即使局部发生的水土流失也将是比较轻微的。

项目建成后地表大多被硬化覆盖,使得项目区水土流失增大。通过实施主体设计的拦挡、排水、绿化、雨水收集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项目建设对当地水土资源的影响。

 

施工期其他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时由于进出物料运输车辆的增加,将对项目所在地的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附近居民的出行。为减缓交通压力,要求该项目进出施工场地车辆应按规定路线、时间进出,并设置专人负责指挥,以防止交通堵塞。

施工期建筑材料运输量较大,运输路线经过郊区和城市道路时,运输过程中物料洒落、流失、飞扬等均可能对沿线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建筑材料运输出入与施工固废运出时车辆必须加盖篷布。建筑材料运输量较大会对沿线运输道路路面造成影响,要求建设单位限制载重,产生影响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减小物料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 运营期

 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运营期内的污染物主要是车辆排放的尾气、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运营期的环境影响是项目投入使用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表现为持续、长期、变化的特点。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交通噪声对沿线村庄的干扰将加大,汽车尾气中多种污染物如CO、NO2等以及路面扬尘会污染环境空气。由于局部工程防护需要稳固,植被恢复尚需时间、水土流失依然存在,路面径流可能污染水体、水质,小游园游客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另外危险品运输还可能存在突发性的、危害严重的影响。

运营期大气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运营期的废气主要是车辆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2、CO、THC(烃类)等,其中NO2和CO排放浓度较高。其次,车辆运行过程中,路面还将卷起一定量的扬尘。汽车尾气产生量与车流量、车型等有关。

空气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在运营期间,废气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其排放出来的有害物质较多,包括CO、NOx、CO2、THC和烟雾等,其中以CO和NO2为代表性因子,对空气环境有一定影响。汽车尾气排污量与污染物源强、运行车辆的机械动力大小(车型)、行车速度以及单位时间的车流量有关。

运营期地表水影响分析:

(1)地面径流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由于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本项目建成通车后,污水主要为路面雨水。由于大气降尘、飘尘、气溶胶、路面腐蚀、轮胎与路面磨损、车辆外排泄物及人类活动残留物,通过降水将其大部分经由排水系统进入受纳水体,将会对水体水质产生一些影响。。

公路路(桥)面径流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物、油及有机物,污染物浓度多受限于多种因素,如车流量、车辆类型、降雨强度、灰尘沉降量和前期干旱时间等,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本项目包括道路雨污管网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流入主干管雨水箱涵后最终排入下游河道(马龙河);污水流入截污干管后最终排入南海新区污水处理厂。另外在保持路面清洁等措施,本项目营运期路面径流不会对评价区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2)小游园配套公厕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共设9处小游园,小游园内配置移动式公厕,按照《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168-2019)表11“城镇公共服务用水定额”中市内公厕用水定额为7L/(人·次)按照移动公厕的规模,每个小游园内使用厕所为200人次。运行时间365天,则用水量为12.6m3/d,4599m3/a,排污系数0.8计算,则产生的废水量为10.08m3/d,3679.2m3/a项目运营期间,生活废水进入化粪池处理后进入道路内配套的污水管网,最终由南海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生活污水中污染因子为COD、BOD5、NH3-N、SS、TP等。根据排水工程(下册)中典型生活污水常见浓度水质,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因子浓度为COD:300mg/L、BOD5:200mg/L、NH3-N:30mg/L、SS:200mg/L、总磷4mg/L。

小游园内配套的移动式公厕进入化粪池(每个2m3,共计9个)处理后,进入道路内配套的污水管网,最终由南海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生活废水的处理方式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可行,对周边的水环境影响不大。

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道路营运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道路清扫垃圾、绿化垃圾等。道路清扫垃圾产生量不定,由环卫人员打扫收集后送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集中清运;道路沿线树木花草产生的绿化垃圾较为分散,可采取定期人力清扫的方法加以定时收集,与道路清扫垃圾一同清运处置;对机动车运输过程严加防范,以防撒漏。项目营运期固体废弃物均得到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噪声影响分析:项目全路段运营期昼间、夜间近期、中期、远期噪声道路边界线外20m±5m内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4a类标准。道路边界线外20m±5m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3类标准。

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投入运营后,应加强道路绿化,建成乔、灌、木相结合的生态系统,同时考虑对大气污染物吸附性较强和降噪效果显著的物种,以提高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对基建施工和交通破坏的绿地,应尽快恢复绿化,以保护周围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

(1)道路占地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城市快速路新建项目,属于生态影响类项目,工程永久占地100580.05m2,占地类型主要为农用地、林地、园地、旱地等,不占用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农用地、林地、园地、旱地、荒草地等将转变为交通运输用地。

综上分析,项目永久占地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造成的改变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影响不大。

(2)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项目用地已无原生植被存在,受人为活动的影响,主要为人工种植桉树、云南松、人工苗圃等,植物种类较为单一,随着道路绿化工程建设完成后,沿线植被将有所改善。项目占地破坏的植被不会使得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变化,不会改变当地植被物种,对植被影响小。同时,由于所在片区正在进行开发,加之人类在此区域活动一直较长的缘故,评价区域内已无野生动物存在,评价区域内常出没的动物主要是猫、狗、鼠类等人类伴生动物,不涉及动物迁徙路线,对其影响不大。

运营期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风险源调查

本项目为市政道路建设,运营期不使用、储存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

(2)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根据本项目可能环境风险类型分析,经核实,本项目营运期环境风险敏感目标主要为柳树村居民、杨外营水库。

(3)环境风险识别

本项目运营期主要是交通运输,在道路上,运输易燃易爆品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车辆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事故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驾驶员个人因素、物品的运量、交通条件(车次、车速、交通量、道路状况等)、道路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等因素。各种因素都将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影响道路的正常工作。

(4)环境风险分析

事故源项分析表明,本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主要是有毒有害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危险品泄漏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虽然这些事故的发生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柴油汽油或危险化学品泄漏到临近的水体及土壤中,对水体水质和土壤造成污染,还会对发生事故地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事故防范措施来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或尽量降低这类事故的发生概率。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施工期措施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扬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并结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心城市建筑垃圾和建筑散体物料运输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曲政办规〔20221号)、《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条例》(2018年正式实施)等地方法律法规,提出以下扬尘措施进行防治。

①在距离道路较近的居民区,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增加洒水次数,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

②废气污染源呈线状,主要影响范围为沿线两侧分布的居民等,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遮盖、洒水等防尘施工;

③对道路沿线施工场地布置围挡,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期粉尘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④及时清扫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尽量做到随产生随打扫;

⑤本项目路面工程使用预拌沥青,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沥青,不设置沥青拌合站;

⑥铣刨、开挖时,对作业面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量,而且铣刨的废土要集中堆放,及时清运,以防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或被雨水冲刷;

⑦运输车辆应完好,不应装载过满,实行封闭运输,并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定时洒水降尘,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坚持文明装卸,运输车辆装卸完货后应清洗车厢。施工车辆及运输车辆在驶出施工区之前,轮胎需作冲洗清泥除尘处理,不得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⑧易起尘物料堆场及裸露土体应采取100%遮盖措施,避免大风天气产生较大扬尘,对沿线的敏感点造成较大影响,尽量缩短在堆存时间。

⑨施工期严格按照文明施工的相关条款执行,执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心城市建筑垃圾和建筑散体物料运输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曲政办规〔20221号)、《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条例》(2018年正式实施)相关规定。

⑩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当在1个月内拆除工地围挡、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四周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洁。

⑪在市范围内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必须取得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核发的《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施工单位不得委托无证单位承担运输。

⑫合理布设施工“三场”,减少物料露天堆放;增加覆盖及洒水抑尘。出入口道路必须硬化、清扫干净,场内施工便道必须硬化处理。

(2)车辆尾气

①加强施工过程中运输车辆、机械管理和保养,严禁使用报废车辆和淘汰设备。

②施工采用分段进行、分散作业,大气稀释扩散。

(3)沥青烟

①购买商业沥青混凝土,不设搅拌站;沥青摊铺时间选在人员活动较少时段;使用专用的沥青浇筑车辆和工具施工操作,一次摊铺成型,减少重复搅动,减少施工时间。

②本项目为城市道路,为切实降低沥青烟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商品沥青在运输时应采用全封闭式装置,在进行路面铺装时也采用密封式加热铺装装置。

(4)施工场地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工作

除采取以上措施外,施工过程中还须按照市政工程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工作标准的规定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1)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

①施工现场应设置稳固、整齐、美观并符合安全标准要求的连续封闭式围挡;

②围挡底部应设置30厘米防溢座,防止泥浆外漏;

③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期在30天以上的,设置不低于2.5米的围墙,工期在30天以内的可设置彩钢围挡;

④工程施工期在30天以上的,设置不低于2.5米的围墙,工期在30天以内的可设置彩钢围挡。

2)物料堆放100%覆盖

①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构配件、施工设备等应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位置放置,对渣土、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严密遮盖或存放库房内;

②专门设置集中堆放建筑垃圾、渣土的场地;不能按时完成清运的,应及时覆盖;

3)出入车辆100%冲洗

①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均应设置车辆冲洗台,四周设置排水沟,上盖钢篦,设置两级沉淀池,排水沟与沉淀池相连,沉淀池大小应满足冲洗要求;

②配备高压冲洗设备或设置自动冲洗台;应配备保洁员负责车辆、进出道路的冲洗、清扫和保洁工作;

③运输车出场前应冲洗干净确保车轮、车身不带泥;

④应建立车辆冲洗台账;

⑤不具备设置冲洗台条件的,在工地出入口采取设麻袋、安排保洁人员及时清理等措施。

4)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

施工现场出入口、操作场地、材料堆场、生活区、场内道路等应采取铺设钢板、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或焦渣、细石或其它功能相当的材料进行硬化,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等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保证不扬尘、不泥泞;场地硬化的强度、厚度、宽度应满足安全通行卫生保洁的需要。

5)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

6)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综上,本项目施工废气采取在施工场地建设围挡、酒水抑尘、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等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不会对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2、水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材料堆放尽量远离杨外营水库。

(2)道路施工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筑路材料的特点,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密封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材料的实用阶段,防止材料运输和贮存不当对水体造成污染。

(3)施工区域设置挡护措施,避免材料被雨水冲刷后进入水体。

(4)做好施工场地地表的清洁工作,防止雨天大量泥沙、油污随地表径流进入附近水体。

(5)施工中注意节约用水,以减少施工废水的排放量。

(6)雨季对临时堆料场进行遮盖;

(7)禁止将施工垃圾排入杨外营水库,做到合理堆放处置。

(8)在施工营地出入口一侧设置一个10m3的临时沉淀池。本项目施工废水收集至临时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湿润土方或洒水降尘,避免直接进入当地水体。

(9)施工现场均设置拦水、截水、排水等防护措施,在排水沟末端设置容积均为8m3的临时沉淀池,共计1个雨季地表径流临时沉淀池。雨季地表径流收集至各自的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不外排。

3、声环境保护措施

(1)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噪声增强。

(2)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局,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

(3)在项目区场界设置2.5m临时围挡,以减轻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合理安排运输时间,运输车辆进出施工现场时应低速行驶,禁止鸣笛,减少交通噪声影响。

(5)严格贯彻执行《中心城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实施办法》,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22:006:00)及午休时间(12:0014:00)禁止施工。

(6)因施工需要进行连续作业且必须进行夜间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15日持建设部门证明,到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并在施工地点以书面形式向附近居民公告。

(7)与周围居民协调好关系,并注意听取周围居民的合理意见,尽量避免扰民事件的发生。

4、固废处置措施

(1)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定点存放、及时收集,回收可利用物质,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严禁随意丢弃,污染周围环境。

(2)施工垃圾包括施工过程中废弃施工材料,如木材、钢材、水泥、沙石、混凝土凝块等,产生建筑垃圾定期进行清运至指定建筑垃圾堆放点,施工期严格执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心城市建筑垃圾和建筑散体物料运输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曲政办规〔2022〕1号);对于这些废物,分类收集并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心城市建筑垃圾和建筑散体物料运输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曲政办规〔2022〕1号)相关要求清运处置。

(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永久弃方按照市相关规定,统一送至有合法手续的渣场集中堆存处置。

(4)临时沉淀池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沉淀污泥,由建设单位委派工作人员定期清掏,集中收集堆存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5)清运车辆必须由清运单位统一管理,持证上岗。在运输过程中严格管理,杜绝沿途抛洒,造成二次污染。

(6)材料进场,按指定路段行驶。车辆运输散体物和废弃物时,运输车辆必须做到装载适量,加盖遮布,出工地前做好外部清洗,沿途不漏泥土、不飞扬。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执行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合理安排工期,及时对弃渣进行清运。避免雨水冲刷和破坏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

(2)加强征地规划范围内的土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合理规划布局,严禁计划外占地,严禁不合理堆放。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及教育培训,禁止破坏占地范围外的植被。

(4)严格落实设计方案提出的配套绿化工程内容。

(5)做好铣刨土方的合理调配工作,临时弃土堆放点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防雨水冲刷造成污染水体、堵塞排水管道。

(6)在进行土方工程的同时,争取同步进行路面排水工程施工,避免雨季路面形成的径流直接冲刷坡面而引起水土流失。

6、施工期水土流失保护措施

(1)路基路面区防治区路基施工清表开挖填筑后,在沿道路红线内处双侧布设雨水管道,在非机动车道下布置污水管道。道路施工出入口设置车辆清洗池。工程施工结束后,场地基本为沥青混凝土硬化处理,不产生水土流失。

(2)道路边坡区防治区边坡开挖及填筑后,在坡面布设植草护坡措施。边坡护坡措施尚未实施前,增加边坡裸露坡面的无纺布临时覆盖措施;两侧边坡外围布设临时排水沟和临时沉淀池,将上游坡面汇水排导至下游。

(3)道路绿化区防治区拟建道路为城市快速路,主体工程在道路两侧机非分隔带布置绿化带。新增道路绿化带区域的无纺布临时覆盖措施;工程施工结束后,场地基本为绿化、硬化处理,不产生水土流失。

7、施工期对杨外营水库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1))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应远离杨外营水库,在施工营地出入口一侧设置一个10m3的临时沉淀池。用于收集施工废水,同时以防意外发生施工废水溢出污染地表水,严禁直接排入水体。

(2)本项目应注意保护杨外营水库,在施工现场均设置拦水、截水、排水等防护措施,在排水沟末端设置容积均为8m3的临时沉淀池,用于收集雨季地表径流,防止雨季地表径流进入杨外营水库。 

8、小结

综上所述,本项目在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建设单位应该要求施工单位遵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种要求,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使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则该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 运营期措施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运营期间,车辆行驶造成的扬尘及排放的汽车尾气会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其主要污染物为CO、NO2、HC、NOx。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与交通量成比例增加,与车辆的类型以及汽车运行的情况有关。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应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加强绿化措施,有针对性地优化绿化树种、绿化结构和层次,提高绿化防治效果,减少气态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控制交通车辆行驶速度,保持车流畅通,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3)路面应及时清扫,防止固体废物随风飞扬造成大气污染。

(4)加强对道路的养护,使道路保持良好运营状态;限制尾气超标车辆、无遮盖措施的装载散装物料车辆上路。

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道路机动车尾气不会对沿线环境空气产生明显影响。

2、水环境保护措施

(1)道路管理部门加强道路运输管理;环卫部门增强路面保洁工作。

(2)加强管理,保证污水及雨水管网的正常运行,定期对污水管线进行检查,以便于及时发现管线的堵塞、渗漏情况;一旦发现,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因污水管网的堵塞渗漏造成对水环境的污染。

(3)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定期进行排水系统的清淤,以确保降水畅通排泄。

(4)小游园配套的公厕污水经化粪池(2m39个)处理,出水标准达《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B等级标准后,排入工业园区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南海新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3、声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机动车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的交通管理要求,从源头上减轻交通噪声,严格限制车况较差且噪声大的车辆上路。

(2)定期检查与养护路面,对受损路面及时维修与修复,维持道路平整,使路面保持的状态,尽量降低道路摩擦磕碰噪声源强。

(3)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和敏感时段通过采取限鸣(含禁鸣)、限速等措施,来降低交通噪声。

(4)道路沿线做好绿化设计,建议在道路两旁栽植高大树木,重点增强绿化降噪效果。

(5)严格控制交通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道路设计车速(50km/h)。

(6)建议后续建设居住区、科研、学校等敏感建筑时,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交通噪声的影响,应预留一定的防护距离及加强用地边界绿化等措施。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1)运营期固体废物由环卫人员打扫收集后送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集中清运处理。

(2)配合环卫部门和城市绿化部门对道路全线进行养护和沿线的垃圾进行收集,清扫、集中处理。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道路路基工程结束后,应采取一切绿化措施,尽快恢复原来的自然群落。尽量避免人工痕迹,使路域植被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道路绿化以保护沿线景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和谐的道路景观为根本目的。

(2)加强对绿化植物的管理与养护,保证成活率。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主要是有毒有害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危险品泄漏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虽然这些事故的发生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柴油汽油或危险化学品泄到临近的水体及土壤中,对水体水质和土壤造成污染,还会对发生事故地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事故防范措施来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或尽量降低这类事故的发生概率。

1)一般路段风险防范措

施结合公路运输实际,具体措施如下:

①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部门颁布的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法规,加强对从事危险货物运输业主、驾驶员及押运员的安全教育和运输车辆的安全检查,使从业人员具有高度责任感,使车辆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②道路危险品运输应严格遵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200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的相关要求。

③在居民集中区路段设置“谨慎驾驶”警示牌,提请司机注意安全和控制车速。

④交通、公安、环保部门要相互配合,提高快速反应、处置能力,要改善和提高相应的装备水平。

⑤要求建设单位编制本道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相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2)其他敏感路段风险防范措施

①在村庄等居民集中路段以及其他路段建设完善道路安全设施,包括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等。

②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公路的管理、维护与维修,路面有缺损、颠簸不平、大坑凹和设施损坏时,应及时维修,保证公路设施、标志、标牌完好有效。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1、建设单位承诺,在未完成审批前不开工建设。

 

项目名称

环北路(宁州路-靖阳路)市政工程

建设地点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设单位

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局

环评文件类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云南巽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本项目道路全长1592.537m,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连接宁州路和靖阳路,临近宣曲高速,距离G56杭瑞高速西收费站仅1.2km,是经济开发区连接主城区的东西方向主要通道,也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连接的主要通道。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 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包括道路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综合管线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给水工程、中水工程、燃气工程)、综合管廊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交通监控工程、照明工程、景观绿化工程及海绵城市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废气、废水、固废及噪声等,在一段时间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但这种影响一般是属于可逆的,待施工期结束后将一并消失。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主要污染源

道路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扬尘,机械、运输车辆的尾气、沥青烟等。

1)扬尘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分为施工场地扬尘和运输扬尘。主要产生于土石方挖填、灰土搅拌、建筑散体材料存储场地以及散体材料运输过程中,根据同类型工程施工现场监测资料,预计施工区域近地面TSP浓度在1.5~3mg/m3,使工程区扬尘有明显增加。施工期扬尘污染较重,但属于短期影响。

2)车辆尾气

在施工过程中燃油动力机械在挖方、填筑、清理、平整、运输等过程排放燃油废气,其主要污染物为CO、NOX和THC,其排量有限,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间断散排。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尾气不会导致施工点周围环境空气中CO、NOX和烟尘浓度明显升高。

3)沥青烟

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本项目所用沥青混凝土由市场购得,不设沥青搅拌站,因此只在沥青混凝土摊铺过程中有微量的沥青烟产生。属于短时间、无组织排放。

(2)污染源分析

1)扬尘污染源分析

施工扬尘使工地周围空气环境TSP指标增加,在大风不利气象条件下,施工扬尘影响更为明显,根据类比资料,在风速4.6m/s时,施工扬尘将造成150m范围内空气TSP超过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及2018年修改单。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利天气下扬尘会对道路两侧的环境空气造成影响。特别是工程量较大的给排水管道敷设、挖方、填方和临时堆土都可能产生扬尘,在有风不利天气下影响较为明显,对路两侧紧邻道路红线的建筑物,影响更为明显。起尘量与露天堆放量、尘粒性质、尘粒含水率有关。减少露天堆放和裸露场地、保持尘粒含水率可有效控制起尘量;而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与风速、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粒径越大、沉降越快。

②车辆行驶动力起尘

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下,车速越快,扬尘越大;而在同样车速的情况下,路面清洁程度越低,扬尘量也越大。

在路面同样清洁程度情况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扬尘量越大。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办法。

综上所述,扬尘的产生量与施工队的文明作业程度和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当时的风速、湿度、温度等气象要素影响。下表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可见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将扬尘污染控制在场地内。

施工扬尘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在环境敏感点地段施工应注意防范扬尘污染影响。由于本项目道路施工工程量小,工程施工时不设集中大型料场。

2)车辆尾气污染源分析

施工中施工机械运行产生的废气、运输车辆运输产生的尾气均是动力燃料柴油和汽油燃烧后所产生,为影响空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主要成份是烯烃类、CO和NOX。属无组织排放,间歇性排放。在施工工程中用到的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及运输卡车,施工机械废气属低架点源无组织排放性质,具有间断性产生、产生量较小、产生点相对分散、易被稀释扩散等特点,故一般情况下,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产生污染在空气中经自然扩散和稀释后,对评价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3)沥青烟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不设置沥青拌合站和混凝土拌合站,均通过外购解决。沥青混凝土采用密闭的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运输,可大大减少沥青烟气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影响。沥青的摊铺温度一般在140~170℃,在摊铺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沥青烟雾,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总悬浮颗粒物、苯并[α]芘等污染物以及异味气体,其污染影响范围一般在周边外50m之内以及在距离下风向100m左右。摊铺时沥青由压路机压实并经10min左右自然冷却后,沥青混合料温度降至82℃以下,沥青烟将明显减弱,待沥青基本凝固,沥青烟也随即消失。

另外,沥青铺设为流动推进作业,对某一固定点的影响只是暂时或是瞬时的,危害较小,只是路面铺设完成后,一定时期内还会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除,排出量与固化速度有关,其浓度值低于作业时的浓度值。因此,道路施工期沥青烟和扬尘对周边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距离较近时,影响较大。

但由于施工期是暂时的,影响也是短暂的,随着本项目的竣工营运,其影响随之消失。

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以及地表径流。

(1)生活污水

根据项目建设规模,施工人员最多时约有50人,施工单位设置有1个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内可堆放施工材料、停放施工机械、车辆等,主要用于日常值班和办公功能,施工人员不在施工场地内食宿。

本项目施工场地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为日常清洗废水,工程施工期约12个月,根据《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168-2019),用水量按50L/人·d计,排污系数按85%计,则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5m3/d。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为COD350mg/L、SS200mg/L、NH3-N35mg/L,施工场地产生的生活污水经临时化粪池预处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抽吸清掏处置。

2)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来自进出施工场地的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和工具冲洗水、结构阶段混凝土养护排水,以及雨水冲刷施工场地产生的含泥沙废水。施工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和石油类。

施工生产废水具有悬浮物浓度高、水量小、间歇集中排放等特点。因此,施工单位可参照同类型项目处理此类生产废水的做法:在施工营地出入口一侧设置一个10m3的临时沉淀池;对各类机械、运输车辆日常清洗产生的清洗废水、管道闭水实验废水、软基处理产生的泥浆废水以及混凝土养护废水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后的废水用于场地湿润土方和洒水抑尘。同时,场地内设置临时排水沟,施工废水经排水沟进入临时沉淀池。

根据同类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经验,在整个施工期,临时沉淀池运行正常,场地废水基本达到零排放,对周边水体实现了零污染。因此只要在施工期加强管理,配合相应措施,施工期生产废水是可以避免污染周边水体的。

3)降雨地表径流

施工期路基、桩基开挖产生大量裸露面及土方处理过程中若处理不当,遇雨季冲刷泥土,泥沙随水进入地表水体,将会导致路线附近地表水体悬浮物浓度有较大幅度升高;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阻塞雨水排水沟,雨季雨水无法流走,雨水漫流堆积场地,不利于排水,淹没周边农田,也对周边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地表径流的污染因子主要为SS和石油类。

项目施工现场均设置拦水、截水、排水等防护措施,在排水沟末端设置容积均为8m3的临时沉淀池,共计1个雨季地表径流临时沉淀池。雨季地表径流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

施工期声环境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环评提出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后,可有效减缓施工期噪声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防止施工期噪声污染。因此施工期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根据现场踏勘,项目现状沿线两侧200m范围内有居民、学校等敏感点分布。施工期噪声会对周边声学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施工噪声影响只是暂时的,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在采取上述噪声防治措施后,项目施工不会对评价范围内声环境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施工时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废弃土石方、沉淀池污泥等。

(1)生活垃圾

本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约5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则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9.125t,故对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定点存放、及时收集,回收可利用物质,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管理得当、收集清运及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2)建筑垃圾施

施工建筑垃圾包括施工过程中废弃施工材料,如木材、钢材、水泥、沙石、混凝土凝块等,以及拆除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建筑垃圾,虽然这些废物不含有毒有害成份,但粉状废料可随降雨产生地面径流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产生暂时性的污染。据类比调查,产生量以12t/km计,施工过程中废弃施工材料产生量约19.104t。

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定期进行清运至指定建筑垃圾堆放点,施工期严格执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心城市建筑垃圾和建筑散体物料运输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曲政办规〔2022〕1号);对于这些废物,分类收集并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根据《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条例》(2018年正式实施)相关要求清运处置。

(3)废弃土石方

根据《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北路(宁州路~靖阳路)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如下:本工程挖方47617m3,表土剥离37274.2m3,回填方382526m3,绿化土方9400m3,外借方382526m3,弃方75491.2m3。永久弃方直接运至开发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取弃土场集中堆放(位于三元路以西,瑞和西路以北空置地块,位于项目区西侧最近直线距离1.1km)。剥离表土堆存于开发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临时表土堆场,后期用于项目道路绿化。

(4)沉淀池污泥

临时沉淀池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沉淀污泥,由建设单位委派工作人员定期清掏,集中收集堆存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

道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主要表现在主体工程对土地的占用改变了土地的利用性质,使评价范围内植被覆盖率下降;临时占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项目建设将在一定时间内造成一定区域内水土流失加剧,造成土壤肥力和团粒结构发生改变;此外,项目施工期人类活动还会对沿线动物栖息、分布等产生一定影响。

(1)对土地利用变更影响分析

项目工程总占地10.058hm2,其中永久占地9.5586hm2,临时占地0.4994hm2。永久占地中农用地7.6512hm2,建设用地1.8779hm2,未利用地0.0295hm2。

本工程永久占用的各类土地面积占经济技术开发区区相应地类总量的比例相当小。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不会导致直接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永久占地改变了原有土地的利用功能,变为建设用地,对土地利用方式产生长期的不可逆影响,原有植被将受到破坏,但这种影响仅限于公路占地范围,对周围系统的生产力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通过对比区域和拟建道路的占地类型可以看出,由于道路的永久占用,将使评价区内被占用的土地利用性质、功能发生改变,将使构成评价区原有土地利用格局的部分地类斑块连通起来共同改变为道路用地。这种改变虽然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但是在符合整个区域用地规划的前提下进行,道路占地不会对评价区的土地利用格局造成显著影响。

(2)对沿线植被影响分析

项目占地范围内植被与评价区周边植被类型相似,所以破坏的地表植被均是当地普通的植被类型;项目建设造成的这部分植被的破坏不会造成物种灭绝的问题,对大区域范围内的植被自身群落影响不明显。因此道路建设不会造成道路沿线植被类型分布状况和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的改变。

沿线的植被由于施工后期的人工恢复,生态将得到逐步改善。运营后,项目评价区的植被和生态将会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两侧种植绿化带时,尽量选择能吸收这些尾气污染的植物种,形成隔离带,既防噪美化,又能净化空气。

(3)对动物影响分析

根据实地调查,评价范围内未发现有重要野生动物或鸟类的栖息或繁殖地,亦未发现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或鸟类分布。工程施工期,由于对沿线生境的破坏,以及施工设备及施工人员产生的噪声、施工扬尘和施工人群活动的增加干扰等,对沿线及两侧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破坏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觅食生境,干扰鸟类等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引起鸟类等野生动物惊吓而逃避迁移或迁飞等。其中,一些两栖或爬行动物个体由于迁移能力相对较弱,可能因为来不及逃避而被施工机械直接碾压致死。这随着施工期的结束,部分影响将得到减缓。

(4)对农业生态的影响分析

从总体上看,该道路占地对经济开发区农业结构影响甚微。但是由于被占用的耕地属永久占地,这些土地将丧失所有的农业产出功能。因此,项目建设会对当地农业经济造成直接的损失。对以农业为生的农民来说,这笔收入也不小。对于直接被占用土地的农户,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直接对农户进行补偿。

本工程的建设虽然在占地方面影响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但便利的交通使得农产品的运出更为容易,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使未征用农田区的产品输出加快,亩产产值提高。另外相当数量的零售业和其他就业机会,也会改变当地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工程对当地第一产业造成的损失可以通过促进第三和第二产业的发展而得到补偿。

整体上来说,拟建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也将有新的局面。

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施工过程中对占地进行开挖,存在少数裸露土壤,经平整后,不会加剧扰动面的土壤侵蚀。施工活动可能引起局部的水土流失:一是因项目建设需开挖、扰动、破坏地表等造成局部土流失量,即直接流失量;二是因基础开挖产生的堆碴造成的水土流失,即间接水土流失量。本项目施工安排尽量避开雨期,即使局部发生的水土流失也将是比较轻微的。

项目建成后地表大多被硬化覆盖,使得项目区水土流失增大。通过实施主体设计的拦挡、排水、绿化、雨水收集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项目建设对当地水土资源的影响。

施工期其他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时由于进出物料运输车辆的增加,将对项目所在地的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附近居民的出行。为减缓交通压力,要求该项目进出施工场地车辆应按规定路线、时间进出,并设置专人负责指挥,以防止交通堵塞。

施工期建筑材料运输量较大,运输路线经过郊区和城市道路时,运输过程中物料洒落、流失、飞扬等均可能对沿线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建筑材料运输出入与施工固废运出时车辆必须加盖篷布。建筑材料运输量较大会对沿线运输道路路面造成影响,要求建设单位限制载重,产生影响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减小物料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 运营期

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运营期内的污染物主要是车辆排放的尾气、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运营期的环境影响是项目投入使用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表现为持续、长期、变化的特点。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交通噪声对沿线村庄的干扰将加大,汽车尾气中多种污染物如CO、NO2等以及路面扬尘会污染环境空气。由于局部工程防护需要稳固,植被恢复尚需时间、水土流失依然存在,路面径流可能污染水体、水质,小游园游客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另外危险品运输还可能存在突发性的、危害严重的影响。。

运营期大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运营期的废气主要是车辆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2、CO、THC(烃类)等,其中NO2和CO排放浓度较高。其次,车辆运行过程中,路面还将卷起一定量的扬尘。汽车尾气产生量与车流量、车型等有关。

在运营期间,废气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其排放出来的有害物质较多,包括CO、NOx、CO2、THC和烟雾等,其中以CO和NO2为代表性因子,对空气环境有一定影响。汽车尾气排污量与污染物源强、运行车辆的机械动力大小(车型)、行车速度以及单位时间的车流量有关。

运营期地表水影响分析

(1)地面径流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由于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本项目建成通车后,污水主要为路面雨水。由于大气降尘、飘尘、气溶胶、路面腐蚀、轮胎与路面磨损、车辆外排泄物及人类活动残留物,通过降水将其大部分经由排水系统进入受纳水体,将会对水体水质产生一些影响。。

公路路(桥)面径流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物、油及有机物,污染物浓度多受限于多种因素,如车流量、车辆类型、降雨强度、灰尘沉降量和前期干旱时间等,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本项目包括道路雨污管网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流入主干管雨水箱涵后最终排入下游河道(白石江);污水流入截污干管后最终排入西城污水处理厂。另外在保持路面清洁等措施,本项目营运期路面径流不会对评价区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2)小游园配套公厕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共设6处小游园,小游园内配置移动式公厕,按照《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168-2019)表11“城镇公共服务用水定额”中市内公厕用水定额为7L/(人·次),按照移动公厕的规模,每个小游园内使用厕所为200人次。年运行时间365天,则用水量为8.4m3/d,3066m3/a,排污系数0.8计算,则产生的废水量为6.72m3/d,2452.8m3/a。项目运营期间,生活废水进入化粪池处理后进入道路内配套的污水管网,最终由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

生活污水中污染因子为COD、BOD5、NH3-N、SS、TP等。根据排水工程(下册)中典型生活污水常见浓度水质,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因子浓度为COD:300mg/L、BOD5:200mg/L、NH3-N:30mg/L、SS:200mg/L、总磷4mg/L。

小游园内配套的移动式公厕进入化粪池(每个2m3,共计6个)处理后,进入道路内配套的污水管网,最终由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生活废水的处理方式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可行,对周边的水环境影响不大。

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道路营运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道路清扫垃圾、绿化垃圾等。

道路清扫垃圾产生量不定,由环卫人员打扫收集后送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集中清运;道路沿线树木花草产生的绿化垃圾较为分散,可采取定期人力清扫的方法加以定时收集,与道路清扫垃圾一同清运处置;对机动车运输过程严加防范,以防撒漏。项目营运期固体废弃物均得到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噪声影响分析

项目全路段运营期昼间、夜间近期、中期、远期噪声道路边界线外20m±5m内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4a类标准。道路边界线外20m±5m外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3类标准。

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投入运营后,应加强道路绿化,建成乔、灌、木相结合的生态系统,同时考虑对大气污染物吸附性较强和降噪效果显著的物种,以提高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对基建施工和交通破坏的绿地,应尽快恢复绿化,以保护周围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

(1)道路占地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城市快速路新建项目,属于生态影响类项目,工程永久占地100580.05m2,占地类型主要为农用地、林地、园地、旱地、农村宅基地等,不占用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农用地、林地、园地、旱地、荒草地等将转变为交通运输用地。

综上分析,项目永久占地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造成的改变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影响不大。

(2)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项目用地已无原生植被存在,受人为活动的影响,主要为人工种植桉树、人工苗圃等,植物种类较为单一,随着道路绿化工程建设完成后,沿线植被将有所改善。项目占地破坏的植被不会使得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变化,不会改变当地植被物种,对植被影响小。同时,由于所在片区正在进行开发,加之人类在此区域活动一直较长的缘故,评价区域内已无野生动物存在,评价区域内常出没的动物主要是猫、狗、鼠类等人类伴生动物,不涉及动物迁徙路线,对其影响不大。

运营期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风险源调查

本项目为市政道路建设,运营期不使用、储存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

(2)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根据本项目可能环境风险类型分析,经核实,本项目营运期环境风险敏感目标主要为高家屯社区居民。

(3)环境风险识别

本项目运营期主要是交通运输,在道路上,运输易燃易爆品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车辆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事故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驾驶员个人因素、物品的运量、交通条件(车次、车速、交通量、道路状况等)、道路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等因素。各种因素都将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影响道路的正常工作。

(4)环境风险分析

事故源项分析表明,本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主要是有毒有害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危险品泄漏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虽然这些事故的发生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柴油汽油或危险化学品泄到临近的水体及土壤中,对水体水质和土壤造成污染,还会对发生事故地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事故防范措施来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或尽量降低这类事故的发生概率。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期措施: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扬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并结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心城市建筑垃圾和建筑散体物料运输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曲政办规〔2022〕1号)、《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条例》(2018年正式实施)等地方法律法规,提出以下扬尘措施进行防治。

①在距离道路较近的居民区,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增加洒水次数,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

②废气污染源呈线状,主要影响范围为沿线两侧分布的居民等,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遮盖、洒水等防尘施工;

③对道路沿线施工场地布置围挡,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期粉尘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④及时清扫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尽量做到随产生随打扫;

⑤本项目路面工程使用预拌沥青,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沥青,不设置沥青拌合站;

⑥铣刨、开挖时,对作业面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量,而且铣刨的废土要集中堆放,及时清运,以防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或被雨水冲刷;

⑦运输车辆应完好,不应装载过满,实行封闭运输,并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定时洒水降尘,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坚持文明装卸,运输车辆装卸完货后应清洗车厢。施工车辆及运输车辆在驶出施工区之前,轮胎需作冲洗清泥除尘处理,不得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⑧易起尘物料堆场及裸露土体应采取100%遮盖措施,避免大风天气产生较大扬尘,对沿线的敏感点造成较大影响,尽量缩短在堆存时间。

⑨施工期严格按照文明施工的相关条款执行,执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心城市建筑垃圾和建筑散体物料运输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曲政办规〔2022〕1号)、《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条例》(2018年正式实施)相关规定。

⑩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当在1个月内拆除工地围挡、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四周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洁。

⑪在市范围内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必须取得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核发的《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施工单位不得委托无证单位承担运输。

⑫合理布设施工“三场”,减少物料露天堆放;增加覆盖及洒水抑尘。出入口道路必须硬化、清扫干净,场内施工便道必须硬化处理。

(2)车辆尾气

①加强施工过程中运输车辆、机械管理和保养,严禁使用报废车辆和淘汰设备。

②施工采用分段进行、分散作业,大气稀释扩散。

(3)沥青烟

①购买商业沥青混凝土,不设搅拌站;沥青摊铺时间选在人员活动较少时段;使用专用的沥青浇筑车辆和工具施工操作,一次摊铺成型,减少重复搅动,减少施工时间。

②本项目为城市道路,为切实降低沥青烟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商品沥青在运输时应采用全封闭式装置,在进行路面铺装时也采用密封式加热铺装装置。

(4)施工场地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工作

除采取以上措施外,施工过程中还须按照市政工程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工作标准的规定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1)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

①施工现场应设置稳固、整齐、美观并符合安全标准要求的连续封闭式围挡;

②围挡底部应设置30厘米防溢座,防止泥浆外漏;

③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期在30天以上的,设置不低于2.5米的围墙,工期在30天以内的可设置彩钢围挡;

④工程施工期在30天以上的,设置不低于2.5米的围墙,工期在30天以内的可设置彩钢围挡。

2)物料堆放100%覆盖

①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构配件、施工设备等应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位置放置,对渣土、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严密遮盖或存放库房内;

②专门设置集中堆放建筑垃圾、渣土的场地;不能按时完成清运的,应及时覆盖;

3)出入车辆100%冲洗

①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均应设置车辆冲洗台,四周设置排水沟,上盖钢篦,设置两级沉淀池,排水沟与沉淀池相连,沉淀池大小应满足冲洗要求;

②配备高压冲洗设备或设置自动冲洗台;应配备保洁员负责车辆、进出道路的冲洗、清扫和保洁工作;

③运输车出场前应冲洗干净确保车轮、车身不带泥;

④应建立车辆冲洗台账;

⑤不具备设置冲洗台条件的,在工地出入口采取设麻袋、安排保洁人员及时清理等措施。

4)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

施工现场出入口、操作场地、材料堆场、生活区、场内道路等应采取铺设钢板、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或焦渣、细石或其它功能相当的材料进行硬化,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等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保证不扬尘、不泥泞;场地硬化的强度、厚度、宽度应满足安全通行卫生保洁的需要。

5)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

6)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综上,本项目施工废气采取在施工场地建设围挡、酒水抑尘、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等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不会对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2、水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材料堆放尽量远离高家屯水库。

(2)道路施工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筑路材料的特点,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密封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材料的实用阶段,防止材料运输和贮存不当对水体造成污染。

(3)施工区域设置挡护措施,避免材料被雨水冲刷后进入水体。

(4)做好施工场地地表的清洁工作,防止雨天大量泥沙、油污随地表径流进入附近水体。

(5)施工中注意节约用水,以减少施工废水的排放量。

(6)雨季对临时堆料场进行遮盖;

(7)禁止将施工垃圾排入高家屯水库,做到合理堆放处置。

(8)在施工营地出入口一侧设置一个10m3的临时沉淀池。本项目施工废水收集至临时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湿润土方或洒水降尘,避免直接进入当地水体。

(9)施工现场均设置拦水、截水、排水等防护措施,在排水沟末端设置容积均为8m3的临时沉淀池,共计1个雨季地表径流临时沉淀池。雨季地表径流收集至各自的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不外排。

3、声环境保护措施

(1)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噪声增强。

(2)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局,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

(3)在项目区场界设置2.5m临时围挡,以减轻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合理安排运输时间,运输车辆进出施工现场时应低速行驶,禁止鸣笛,减少交通噪声影响。

(5)严格贯彻执行《中心城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实施办法》,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22:00~6:00)及午休时间(12:00~14:00)禁止施工。

(6)因施工需要进行连续作业且必须进行夜间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15日持建设部门证明,到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并在施工地点以书面形式向附近居民公告。

(7)与周围居民协调好关系,并注意听取周围居民的合理意见,尽量避免扰民事件的发生。

4、固废处置措施

(1)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定点存放、及时收集,回收可利用物质,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严禁随意丢弃,污染周围环境。

(2)施工垃圾包括施工过程中废弃施工材料,如木材、钢材、水泥、沙石、混凝土凝块等,产生建筑垃圾定期进行清运至指定建筑垃圾堆放点,施工期严格执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心城市建筑垃圾和建筑散体物料运输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曲政办规〔2022〕1号);对于这些废物,分类收集并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心城市建筑垃圾和建筑散体物料运输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曲政办规〔2022〕1号)相关要求清运处置。

(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永久弃方按照市相关规定,统一送至有合法手续的渣场集中堆存处置。

(4)临时沉淀池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沉淀污泥,由建设单位委派工作人员定期清掏,集中收集堆存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5)清运车辆必须由清运单位统一管理,持证上岗。在运输过程中严格管理,杜绝沿途抛洒,造成二次污染。

(6)材料进场,按指定路段行驶。车辆运输散体物和废弃物时,运输车辆必须做到装载适量,加盖遮布,出工地前做好外部清洗,沿途不漏泥土、不飞扬。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执行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合理安排工期,及时对弃渣进行清运。避免雨水冲刷和破坏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

(2)加强征地规划范围内的土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合理规划布局,严禁计划外占地,严禁不合理堆放。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及教育培训,禁止破坏占地范围外的植被。

(4)严格落实设计方案提出的配套绿化工程内容。

(5)做好铣刨土方的合理调配工作,临时弃土堆放点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防雨水冲刷造成污染水体、堵塞排水管道。

(6)在进行土方工程的同时,争取同步进行路面排水工程施工,避免雨季路面形成的径流直接冲刷坡面而引起水土流失。

6、施工期水土流失保护措施

(1)路基路面区防治区路基施工清表开挖填筑后,在沿道路红线内处双侧布设雨水管道,在非机动车道下布置污水管道。道路施工出入口设置车辆清洗池。工程施工结束后,场地基本为沥青混凝土硬化处理,不产生水土流失。

(2)道路边坡区防治区边坡开挖及填筑后,在坡面布设植草护坡措施。边坡护坡措施尚未实施前,增加边坡裸露坡面的无纺布临时覆盖措施;两侧边坡外围布设临时排水沟和临时沉淀池,将上游坡面汇水排导至下游。

(3)道路绿化区防治区拟建道路为城市快速路,主体工程在道路两侧机非分隔带布置绿化带。新增道路绿化带区域的无纺布临时覆盖措施;工程施工结束后,场地基本为绿化、硬化处理,不产生水土流失。

7、施工期对高家屯水库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1))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应远离高家屯水库,在施工营地出入口一侧设置一个10m3的临时沉淀池。用于收集施工废水,同时以防意外发生施工废水溢出污染地表水,严禁直接排入水体。

(2)本项目应注意保护高家屯水库,在施工现场均设置拦水、截水、排水等防护措施,在排水沟末端设置容积均为8m3的临时沉淀池,用于收集雨季地表径流,防止雨季地表径流进入高家屯水库。

8、小结

综上所述,本项目在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建设单位应该要求施工单位遵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种要求,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使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则该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运营期措施: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运营期间,车辆行驶造成的扬尘及排放的汽车尾气会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其主要污染物为CO、NO2、HC、NOx。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与交通量成比例增加,与车辆的类型以及汽车运行的情况有关。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应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加强绿化措施,有针对性地优化绿化树种、绿化结构和层次,提高绿化防治效果,减少气态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控制交通车辆行驶速度,保持车流畅通,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3)路面应及时清扫,防止固体废物随风飞扬造成大气污染。

(4)加强对道路的养护,使道路保持良好运营状态;限制尾气超标车辆、无遮盖措施的装载散装物料车辆上路。

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道路机动车尾气不会对沿线环境空气产生明显影响。

2、水环境保护措施

(1)道路管理部门加强道路运输管理;环卫部门增强路面保洁工作。

(2)加强管理,保证污水及雨水管网的正常运行,定期对污水管线进行检查,以便于及时发现管线的堵塞、渗漏情况;一旦发现,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因污水管网的堵塞渗漏造成对水环境的污染。

(3)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定期进行排水系统的清淤,以确保降水畅通排泄。

(4)小游园配套的公厕污水经化粪池(2m3,6个)处理,出水标准达《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B等级标准后,排入工业园区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西城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3、声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机动车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的交通管理要求,从源头上减轻交通噪声,严格限制车况较差且噪声大的车辆上路。

(2)定期检查与养护路面,对受损路面及时维修与修复,维持道路平整,使路面保持良的状态,尽量降低道路摩擦磕碰噪声源强。

(3)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和敏感时段通过采取限鸣(含禁鸣)、限速等措施,来降低交通噪声。

(4)道路沿线做好绿化设计,建议在道路两旁栽植高大树木,重点增强绿化降噪效果。

(5)严格控制交通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道路设计车速(60km/h)。

(6)对高家屯社区40户居民和高家屯小学安装自然通风隔声窗,共计200m2。

(7)建议后续建设居住区、科研、学校等敏感建筑时,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交通噪声的影响,应预留一定的防护距离及加强用地边界绿化等措施。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1)运营期固体废物由环卫人员打扫收集后送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集中清运处理。

(2)配合环卫部门和城市绿化部门对道路全线进行养护和沿线的垃圾进行收集,清扫、集中处理。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道路路基工程结束后,应采取一切绿化措施,尽快恢复原来的自然群落。尽量避免人工痕迹,使路域植被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道路绿化以保护沿线景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和谐的道路景观为根本目的。

(2)加强对绿化植物的管理与养护,保证成活率。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主要是有毒有害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危险品泄漏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虽然这些事故的发生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柴油汽油或危险化学品泄到临近的水体及土壤中,对水体水质和土壤造成污染,还会对发生事故地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事故防范措施来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或尽量降低这类事故的发生概率。

1)一般路段风险防范措

施结合公路运输实际,具体措施如下:

①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部门颁布的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法规,加强对从事危险货物运输业主、驾驶员及押运员的安全教育和运输车辆的安全检查,使从业人员具有高度责任感,使车辆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②道路危险品运输应严格遵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200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的相关要求。

③在居民集中区路段设置“谨慎驾驶”警示牌,提请司机注意安全和控制车速。

④交通、公安、环保部门要相互配合,提高快速反应、处置能力,要改善和提高相应的装备水平。

⑤要求建设单位编制本道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相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2)其他敏感路段风险防范措施

①在村庄等居民集中路段以及其他路段建设完善道路安全设施,包括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等。

②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公路的管理、维护与维修,路面有缺损、颠簸不平、大坑凹和设施损坏时,应及时维修,保证公路设施、标志、标牌完好有效。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1、建设单位承诺,在未完成审批前不开工建设。